来源于:齐欣医药经济报
2月17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》强调,对于湖北省以外地区,要紧密结合疫情发展形势,一手抓疫情防控、一手抓医疗服务,不得搞一刀切,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、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。此外,在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,也要重点保障湖北省和武汉市肾功能衰竭、肿瘤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患者的医疗需求,保障孕产妇、儿童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,保障必须的急诊服务。
门慢患者处方量可延长至12周
《通知》指出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派出了大量医务人员驰援一线,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。与此同时,部分地区出现了医疗服务受到削弱,群众基本就医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等问题。
对此,国家卫健委要求,各地要做好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分析研判,有序推动、逐步加强日常医疗服务管理。医疗机构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,进行分类救治,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。对于急危重症患者,应当按照相关制度和诊疗规范给予及时有效救治,不得推诿拖延。对于门诊慢性病患者,视患者病情可以将其处方用量延长至12周。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、肿瘤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,原则上医疗机构应当提供不间断的医疗服务;确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宜继续提供的,应当由患者居住地附近的、具备相应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接续承担。
此外,《通知》还强调,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医疗机构,将诊断和治疗方案明确、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至居住地附近的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就诊。并加强线上就医指导,发挥“互联网医疗”的优势作用。同时医疗机构要继续高度重视感染防控相关规章制度、标准指南的落实,将标准预防作为重中之重。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,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。通过多种举措,减少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,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。
医药链条尚需时间打通
在希望所有医护人员平安健康,战“疫”结束后都能平安归来之外,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呈现好转趋势,眼下业界也高度关注医疗、医药行业陆续恢复运转的进程。
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伴随部分医药资源向疫情倾斜,医院接诊情况不同程度地调整,叠加交通管制、复工难等因素,从整个医药链条来看,研发、生产、流通、采购、临床使用等环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。
有企业人士表示,由于现在复工情况还不理想,研发、生产、流通、采购环节尚未打通,一些非疫情相关的药品供应已处于半停滞状态。
另有企业负责人认为,虽然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在家里办公,但是一些需要去实验室、医疗机构开展的试验性工作受阻,对于药物研发、一致性评价等工作的开展,整体时间上肯定会略有延迟。不过,也要知道政策基本面是绝对不会动摇的,需要企业主动想想办法。
此外,随着现阶段地推模式全部暂停,医药营销、推广工作的展开也面临转型挑战。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医药电商、互联网医疗渠道的开拓,部分企业则向数字化营销模式展开探索。
有观点认为,在提升产业集中度趋势下,对于一些企业来说,尤其是产品没有优势,研发能力、地推能力不强,再加上没有把握住新服务机会的企业,未来的日子会变得更加艰难。疫情期间,企业可以采取加强内部人员、经销商的能力培训等措施,保持和客户的粘性,做好疫情过后抓住时机尽快地去完成营销任务的准备。
而对于线上渠道的进一步扩展,也有企业人士认为,虽然这段时间医药电商的线上销售火爆,但是线上销售仍无法替代线下销售,特别是一些基础用药、老年病用药,大量患者以及乡镇社区医院、诊所仍不习惯于线上销售模式。所以,短时间内线上销售没办法弥补线下销售,只能作为一种补充。
创新药、中药或迎发展新机遇
虽然现阶段医药行业诸多环节均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,不过,业界对医药行业发展依然十分看好。不少企业指出,整体来看,由于医药行业的刚性需求属性,一些疾病不可能因为不能去医院就诊就不使用药物。而随着医院陆续恢复正常运转,前期累积下来的诊疗、用药需求会呈现爆发式增长。再加上老龄化情况的加剧,对医药行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多。
有企业人士感慨,近年来,随着医药行业增速放缓,尤其是2019年,中国医药行业加速进入变革期,医药人普遍都感受到了诸多变化。至此,行业人士已经怀着一种回归的心,平淡地应对医药行业前所未有的巨变,在不可逆转的大环境下布局企业发展。虽然对于医药人来说,这次疫情可能会增加压力,但是也相信很多业态会得到增强和发展。
在业界看来,经过这次疫情,也势必会对医药产业带来进一步的结构性调整:一是大家对中药的认可度增强,一些中药企业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;二是创新药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受到激励;第三,一批实力强的企业可能会迎来更好的发展,一些撑不住的小企业则面临倒闭和整合。